banner
联系我们
  • 如皋市长寿研究会

    地址:如皋市如城镇宁海路491号

    邮编:226500

    邮箱:rgcs123@163.com

爱心如皋 源远流长
2015-8-14
来源:未知
点击数: 6618          作者:未知
  • “长寿之乡”、“爱心城市”这两张名片,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风气和谐的如皋应运而生。爱心造就和谐,和谐孕育寿星,两张城市名片凸显了如皋人的质朴与善良。爱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德,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爱心是一股耳濡目染的春风,在人们的心灵中吹拂荡漾,相互传递。千百年来,如皋人将爱心薪火相传,又使之星火燎原,直至今天,如皋的“爱心城市”名片熠熠生辉。

    爱心大使 代有传人

    1998年以来,如皋市邮政局137名乡邮员在出色完成繁重投递任务的同时,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在137条乡间投递邮路上,开展帮扶孤寡老人活动,演绎了一串串尊老敬老的动人故事,被人们誉为“爱心邮路”。在“爱心邮路”上,有栉风沐雨辛勤奔忙的老模范陈照斌,有被孤寡老人称赞“比亲儿子还亲”的包国兴,有被视为“党派来的人”的全国邮政系统模范投递员姚泽民,有带领妻子承担孤寡老人农活的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吴学军,有“一心惦记老人”的全省邮政系统文明标兵赵颖东……10多年来,他们在7300多里的乡间邮路上,以崇高的职业责任,丰富了“人民邮政”的深刻内涵,用真情、真爱帮扶190多户250多位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去祝福问候,助耕助种、修理用具、料理家务、代购用品、维修房屋、求医问药……他们的无私奉献在江海大地上树起一座无形的丰碑。2006年,“爱心邮路”被列为全国和全省重大典型。几年来,“爱心邮路”获得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等荣誉。2009年,“爱心邮政”又被评为“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

    2010年,又涌现出了两度志愿去贫困山区支教而不幸遇难的如皋籍武汉大学学生赵小亭,她凭着一颗对边远山区孩子赤诚的爱心,为了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自己却永远留在了大山深处。她的感人事迹受到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赵小亭被追授为“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湖北省志愿者楷模”、“武汉大学品学兼优、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武汉大学党委追认她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居人民网评选的助人为乐模范人物榜首。成为新时期爱心城市如皋的“爱心大使”,为如皋的“爱心城市”名片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翻开如皋历史,像“爱心邮路”和赵小亭这样的爱心典范不乏其人,他们谱写的爱心篇章同样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略举两例。

    其一,爱心五兄弟与五神庙。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如皋有位名叫茅智胜的人,性格豪爽,为人仗义,他与性格相同、志趣相投的许、祝、蒋、吴四人义结金兰,成为志同道合的异性兄弟。他们五人在一起,不是为了联手兴业,更不是为了饮酒作乐,而是一起见义勇为献爱心,帮助周围的人解危济困,行善事,做好事。一次,在小溪河边发现一孤寡老妪,孤苦伶仃,五兄弟就将她接到家中,像亲娘一样孝养。当时,如皋地区有虎患,一次五兄弟外出,老妪不幸被虎所食。五兄弟伤心不已,料理完老妪后事,便齐心协力,冒着巨大的风险将老虎捕杀,一方面为老妪报了仇,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群众除了害。

    根据五兄弟的诸多善行义举,死后邑人为之立庙祭祀。五兄弟的事迹上报朝廷后,隋朝封五人为司徒,人们称之为五司徒庙。唐朝加封五人侯爵,宋仁宋又加封为王,邑人也奉之若神,人们便称之为五神庙,香火一直很旺。不仅如皋立庙祭祀,就连州府扬州也建五司徒庙,对如皋的爱心五兄弟褒扬和祭祀。

    其二,爱心王解子夫妇与女囚。王熊家住如城北门,出于生活所迫,明清鼎革之际,他一直在如皋县衙当解差。听到解差这个词,人们通常容易把它与凶狠无情划等号。但王熊爱憎分明,对一些遭受不白之冤的犯人,他总是千方百计鼎力相助,人们亲切地称他王解子。清兵入主中原后,于顺治二年南下,战火燃烧,硝烟弥漫,大江南北,民不聊生。尤其在扬州屠城十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王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计可施,只能借酒浇愁。这时,如皋也为清兵所破,义士许元博对清兵的野蛮行为十分不满,先是不肯削发,继而在双臂和胸前刺了“生为明人,死为明鬼,不愧本朝”12个大字。奸人告密后被清朝当局逮捕,慷慨就义,并将其妻朱氏发配到遥远荒凉的蒙古塔为奴,这解押朱氏的差事竟又落到王熊的头上。

    王熊对许元博的义举本来十分钦佩,对朱氏的遭遇非常同情,怎能做这种不仁不义助纣为疟的事呢?要救出朱氏又想不出好的办法,一筹莫展,十分郁闷。妻子刘氏见他如此,便问他有什么心思,王熊告知实情后,妻子首先对丈夫欲救义士之妻的义举表示赞同,想了想说,如果有一个人代替她发配蒙古塔不就行了吗?王熊说,是啊,可那有这个人呢?这可真是个难题。刘氏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诚恳地对丈夫说:“这事绝无他人能代,只有我成全你,我去代替!”让自己的妻子去代人吃苦受罪,着实于心不忍,但情况紧迫,义情之间,别无选择,他只好割情取义,泪流满面向妻子叩首拜谢。

    起解那天,王熊天不亮就到狱中将许元博之妻朱氏提出,戴上枷锁,经县官验明正身,领了递解文书,便匆匆离开县衙,走到一偏僻小巷时,急忙替朱氏打开枷锁,让朱氏赶紧去娘家躲避。朱氏说:“你放了我,怎么交差呢?”王熊说:“你只管走,我自有办法”。朱氏拜谢而去,王熊之妻刘氏实际早已藏在那里,朱氏离开后,王熊给妻子戴上枷锁,准备起程。这时,后来被毛泽东誉为“最有民族气节”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带着银两匆匆赶到,将银子交给王熊,希望一路关照,王熊不便多说,只得收下赶路。经过数月劳顿,到达数千里之外的蒙古塔,与当地官员办好交接手续后,王熊想到就要将自己的妻子丢在严寒荒凉的边疆,天各一方,甚至永远不能相见,心如刀绞。这时,他突然想到包袱里冒辟疆给的银子,便灵机一动,去见那位官员,说:“小的在如皋并无家小,愿意和这位犯妇结为夫妻,这是小的一点心意,请大人成全。”那官员接过沉甸甸的银子,假装为难地说:“我可以成全你,但你必须在这里一起服役!”王熊欣喜应允,夫妻俩一起留在了蒙古塔服苦役。

    后来,冒辟疆得知事实真相,对王解子夫妇的爱心行为十分钦佩,筹款派人去蒙古塔将王熊夫妇赎回,迎养水绘园,敬为上宾,直至终老。如皋人对王解子夫妇的爱心义举十分敬仰,将他们的事迹编成戏剧,广为流传。台湾著名作家高扬,以他们为人物原型,写了小说《犯妇与解差》。犯妇与解差演绎了一连串动人的爱心故事:许元博反抗清兵杀戮无辜,是天地人间的大爱;解差夫妇义救犯妇,是对弱势群体的怜爱;解差、冒辟疆对许元博以及冒辟疆对解差夫妇的关照,是对他们义举的敬爱;王解子最终留在蒙古塔陪妻子服苦役,是夫妻间的亲情至爱。他们一个个都是爱心大使,一个个都是爱的典范。

    公益事业 慷慨捐献

    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城市人们爱心的晴雨表。热心公益事业,是为大家献爱心的具体体现。在如皋历史上,不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如皋的社会公益事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修桥补路,把爱心献给行路人

    在如皋人的心目中,修桥补路是事关公益最的大善事。古城如皋,双河环绕,水绘全城,水多自然桥多。据资料统计,在清朝时期,如皋城内共有大小桥梁43座。这些桥长者数丈,短者丈余;宽者可行车辆,狭者只容一人通过;高者需拾数十级而上,低者浮于水面。所有桥梁均为砖石结构或砖木结构,造型别致,形态各异,不仅把古城装扮得多彩多姿,更重要的是使被水网分隔的街巷相连,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旧社会的政府是不可能拿出多少钱来修桥的,只能靠在城的绅董、官员、百姓捐资筹建。有的由县令或有威望的富户倡导,自己带头,大家捐助。如位于内城河东大街上的主要桥梁迎春桥,原为木桥,始建于南唐保大十年(953),虽几经维修重建,但至明朝时,桥梁损毁严重。明崇祯三年(1630),为彻底改建,知县吴宏功带头捐银500两,改成走马坡石拱桥,西33级,东32级,雄伟壮观。桥上有人镌刻对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至今仍嵌于桥栏,对于献爱心、行好事的如皋人既是褒扬,也是鞭策。有的干脆由大户人家独自建造,这样的桥的桥名往往冠以姓氏。在如城,以姓氏冠名的桥就有15座之多,如贾家桥、钱家桥、冒家桥、焦家桥、沙家红桥、高家桥、樊家桥、明家桥、范家桥、佘家桥、曹桥、杭家桥、唐家桥,有的一姓人家建两座桥,如北苏家桥,西苏家桥,也有数姓人家合建一座桥,如王施陆家桥。这些桥虽冠名某家桥,但绝非私家所用,而是为众人同享。

    有的桥名虽未冠以姓氏,但亦为私人所建。较具典型意义的有两处。

    一是益人桥。如城内城河宣化桥(闸桥)西原无桥,行人不便。清嘉庆年间,邑人朱用铭盘算着造一座桥,但朱家并不富裕,拿不出很多钱修漂亮的大桥,只能修一座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狭桥,故名“一人桥”。在朱用铭精神的感染下,众姓先后三次公修,桥面加宽,桥身加固,行人更加方便,故又将“一人桥”改名为“益人桥”,沿用至今。

    二是雁桥。清康熙戍辰进士石为崧,与弟弟石为嵀、石为嵓兄弟三人甚为友爱,同居西门内城河内侧,由于子孙众多,宅内房屋不够居住,老三石为嵓便移居河西。大门虽隔河相望,但相互往来要向北数百步绕道丰乐桥,颇感不便。于是,兄弟三人在河上建起一座砖石结构的桥,取名雁桥,以示兄弟友好如雁不离群,既方便了石氏兄弟,也方便了周围群众。石为崧的同科举人胡任舆作《雁桥记》开篇曰:“雁桥何为而成也?石氏兄弟敦友于之谊也!”兄弟之情,邻里之爱,集于一桥。

    二、捐资办学,把爱心献给读书人

    如皋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大县。如皋人向来把办教育作为一件大功德,如皋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众多热心教育、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如皋人的共同努力。

    如皋儒学始建于南唐保大十年(953),作为县级儒学在全国领先。至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三易其址,规模越来越大。至清朝乾隆年间,儒学内有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有供奉先贤、先儒的“两庑”,有为祭天、祭孔专用的棂星门,有为祭祀宰牲的专门场所,有接受封建礼教的明伦堂,有尊经阁、宗圣阁、遗爱祠、土地祠、忠孝祠、敬一亭、名宦祠、乡贤祠等诸多与封建教育相关的辅助建筑,其作为学校的必须建筑有教育机关的场所教谕署、训导署,有藏书用的奎光楼,有教学场所经义斋、治事斋等,相当于现在的教室。门前东有“崇正学”牌坊,西有“育真才”牌坊,前为泮池,东有文德桥,西有武定桥。池南是屏墙,墙外为射圃。堪称设置完备,规模宏大,史志称之“名甲江淮”。今存大成殿,全楠木结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此宏大的建筑群,自然耗资巨大。虽说为官学,但官银有限,有史可查的数十次维修扩建,绝大部分靠公益捐助。如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春,在知县陈琨的主持下,发动乡绅认捐,对文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据石碑所载,大成殿及月台、石栏杆由沈全道等10人认修,计用银988.3两;东西两庑及掖门由石立等7人认修,计用银455.25两;戟门、乡贤祠、名宦祠由张大安等4人认修,计用银325.5两;尊经阁由范选认修,计用银864.65两;明伦堂由汪之珩认修,计用银354.7两……其它建筑也都由乡绅分别捐款认修,这次全面整修,共耗银4096两以上。

    社学是作为官学辅助的民办义学,如皋从明代开始兴盛,明洪武八年(1375),如皋共有社学84所,后多有增减变化。社学由基层筹措经费,义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如周佩华创办“赤岸社学”的事迹感人肺腑。清嘉庆年间,周佩华的父亲周珊性与其舅童灏、彭希尧商量在僻处海滨的家乡赤岸(现名李堡,属海安县)办一所社学。但不久周、彭相继离世,童灏便挑起了办社学的重担,但这时童灏也已重病缠身,周佩华又要赴省参加乡试,童灏在数日粒米未进的情况下,强打精神喝下几勺粥糜,等周佩华一回来,马上把他同彭希尧之子彭寿一起叫到橸前,交给他们多年积蓄的一千二百贯钱,谆谆嘱咐他们不要忘记父辈人的志向。周佩华与彭寿又各凑上二百贯,一起购房五十余间,田四十九亩五分,另有秦文士、秦文达捐田二十五亩,童灏的寡媳、彭寿的弟弟都拿出积蓄捐助,使学校得以开办。有文献记载赤岸社学状况:“学在镇,门临大河,有房五十余间,中设进修堂,为生徒讲业所。堂之后为培桂楼,奉奎宿;其东为双愿堂,董其事者议公地也。余皆诸生诵读寝兴处。又东偏有园,为假山其中,引水环之,构亭曰‘会心’,杂植佳花异木,以供游息。又有田五十余亩,岁出租以为束脩、膏火、修葺之费”。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赤岸社学虽为民办,但环境条件还不错;以田租收入作为办学经费,可见其为义学性质。

    清末进士沙元炳(字健庵)也是公益事业的热心人。他虽入翰林、授编修,却不恋士途,而以双亲年迈无人奉养为由去职还乡,在家乡创办公立医院、电灯公司等公益事业的同时,尤其重视教育,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办了“如皋公立高等小学堂”。翌年,又创办了“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亲任创办总理。如皋师范成为全国最早的公立师范学校,现虽升格为高等师范学校,但仍在原址办校,又成为全国师范学校中原貌保存最好的一个。一百多年来,如皋师范既培养出了南通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吴亚鲁(吴肃)、教育部代部长刘季平、前驻斯里兰卡大使谢克西等我党优秀干部,胡锦涛总书记的母亲也曾是该校学生。也培养了曾任北大副校长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中国十大法学家之一的武汉大学教授韩德培、北大经济学教授杜度、美国著名药物学家葛克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刘诒谨、日本早稻田大教授宗孝忱、我国著名煤岩学家韩德馨等一大批知名学者。现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北京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都有从如师出去学生的在那里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的更是不计其数。

    三、热心慈善,把爱心献给贫苦人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关爱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素有爱心的如皋人对慈善事业非常热心。据资深的如皋文史资料研究人员周思璋先生统计,清朝时期如皋城里的社会慈善机构就有12家,有专门收留抚养弃婴的“育婴堂”,有收养、教育无依贫苦幼童的“抚幼塾”,有收养孤残老人的“养济院”、“留养堂”,有收养贫困孀妇的“敬节堂”、“恤嫠堂”,有专门收养孤苦肓人的“恤瞽堂”,有收埋水陆无主尸体的“继善堂”,有为穷人和灾民施医、施药、施棺、施粥等的“育德堂”、“一善堂”、“同仁堂”、“普济堂”等,民国时期又创建了收养贫苦残疾的残废人院和世界红十字会如皋分会等。这些机构都是私人创办,或一个独办,或数人合伙,经费自筹,或自捐,或募捐。有些机构规模不断增大,如育婴堂在清同治年间有婴儿1300余名,保姆50名,所需开支均由富户捐赠的田产地租收入维持。有的直接捐钱,丁继光、丁斗光兄弟一次为留养堂捐银2000两。许多人为慈善事业尽心尽力,甚至倾其所有。光绪年间,家住八字巷的丛石生负责办理恤瞽堂,对盲人照顾无微不至,宁可举债也不降低肓人的生活待遇。死后,肓人如丧考妣,十分悲伤,痛哭捶胸,持香排队送殡。

    奉献爱心 助人为乐

    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一次,樊迟问仁,孔子脱口说出了“爱人”二字。子贡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如皋是接受儒家教育、传播儒家思想最早的县份之一,如皋人胡瑷作为先儒胡子被祀于曲阜孔庙,使如皋人引以自豪,也更易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助人为乐的仁爱之心,一直是如皋的主流社会风气。

    一、广施博爱,扶危济困

    如皋不仅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厚,佛教在如皋的传播也十分广泛。作为佛教“六度”中第一重要的布施行为,在如皋十分普遍。一人有难众人帮,成为如皋人的美德。近年来,在媒体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家孩子得了重病,某某家遭遇什么不幸,众多热心人慷慨解囊,无私捐助,使遭受不幸的家庭渡过难关。其实,这是如皋人的传统美德。

    据史料记载,如皋历史上就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地方,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帮助别人,助人为乐的典型事例层出不穷,布施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施食的,有施衣的,有施医、施药的,有施棺、施坟地的,有为社仓捐粮的,有为族人捐银、捐米的,有为穷人孩子义务办学的。县志载清康熙庚戌年(1670),里下河地区水灾,不少灾民涌向如皋。范仲淹18世孙范可裕施粥赈灾民,一次多至2000人。为帮助灾民度灾,城里一些大户人家商定好,分地段、分时间施粥,确保灾民能吃上粥,冬天施衣,以保来如皋度灾的灾民不被饿死和冻死。

    如皋千年道观灵威观向以赈灾济贫闻名江淮。观内设育德堂,每遇灾荒,为“拯救群生”,必开展赈灾济贫活动。观内有恒春轩施医室及施药房,一年四季有道士及地方医官、医师坐堂,为缺医少药的贫民百姓救死扶伤。观内赈粥厂有房10余间、落地灶24座,每年冬春两季施粥。许多外地灾民来灵威观度灾,多时,一天施粥万余人次。另外,还有施衣、施棺、施冢、办义学等。有人送灵威观一副对联:“灵显东皋,历唐宋元明清长春,仰祖师慈悲,雨雷风云皆圣泽;威尊北极,赈粥医药棺产济世,仗仁威乐善,清廉正直代天巡。”这副对联对灵威观千年恒日持久,赈泽江淮一方的善举给予高度的评价。

    如皋历史上的名医很多,史志有载的达200多人,留下医学著作的50多人,有的一人著有数部医书,清初进士丁其誉所著《寿世秘典》至今仍出版发行,应诏为慈禧治病成功的薛宝田所著《北行日记》至今仍被医界研究借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名医中很多人行医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治病救人。他们从医的原因,有的因父母亲得了某种不治之症而亡,便决心从医,专功治某种难症,以便让别人的父母亲人免遭此灾;有的是看到穷人求医难,便决定从医为穷人救死扶伤……因此,为穷人无偿施医、施药的事例很多。如清代名医李士周,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邑中瘟疫流行,他一方面把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出来赈灾,同时设施药局,无偿为灾民施医施药。名医方钦,平时对家境贫困者免费施药,对孤寡老人让自己家人把药煎好后送病人服用。清康熙二十五年,邑中病疫流行,经他医治的不下万人。明代张伯仁,一心为病人着想,只要有病人,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连续出诊十分疲劳,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雨雪交加,无论是富户还是穷人,他都有请立到,精心诊治。穷人治病给不起钱,不仅分文不取,还安慰病人不要放在心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侵犯如皋,张伯仁应征军中行医,一度军中疾病流行,废寝忘食接连抢救1000多人。隆庆六年(1572),如皋征集民夫1200多人至下邳疏浚河道,瘟疫流行,染病而死者过半。张伯仁闻信主动请求前往救治。在矮小的简易工棚中,张伯仁爬着给病人治疗,使不少民夫得以病愈还乡。

    在外地的如皋同乡,也亲密团结,互相帮助。1937年,日寇在“8.13”大举进攻上海,如皋90多名旅沪做工的同胞不幸遇难。这些到上海做工的穷人,当然无力将尸体运回如皋老家安葬。上海如皋同乡会的张昂干、朱梯青等人出钱购买90余口棺材将尸体装殓好运回如皋,又在家乡购买30亩地作坟地,并在墓前竖立石坊,上书“归正首丘”四个大字,使这些遇难同胞得以在家乡的土地上安息。

    二、萍水相逢,侠义相助

    如皋人献爱心,不局限于邻里相帮,无论是到外地还是从外地到如皋来的人,哪怕是萍水相逢,也同样互相帮助,恤贫解难,仗义行侠。

    清嘉庆六年(1801),邑人何邦彦运粮抵京都管辖的保定府,至于家村时,暴雨倾盆,洪水猛涨,倾刻间村庄被淹没,无数村民溺水身亡,还有不少村民攀登高处,或附物浮于水中,哀嚎声、求救声乱成一团,情况十分紧急。何邦彦见此情景,顾不上多想,亲率众人冒着生命危险,从水中救出千余人,并“食以粥糜”。七天后水方退,被救村民感激不已,无以报答,决意以人相赠,何坚辞不收。保定人感其恩德,在寺庙内高悬大匾供奉。一次,何邦彦路过扬州,见一贫妇卖身葬夫,当即解囊相助。何邦彦就是这样一个好行侠义的人,他的仁德好义,印证了圣人之说:“仁者寿”,享年94岁。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文学家冒辟疆也是一位侠义好施之人。邑人得他施舍者无数,外籍人也经常得到他的帮助。明崇祯十一年至十三年,从山东到浙西连续灾荒,他在如皋赈济灾民无数,为赈灾,其妻苏氏首饰亦被典当。一次,他去扬州,见灾民无数,即将身边所带60两银子全部捐出。又一次,在江西鄱阳湖遇一翻船事故,当场捐银100两。明朝晚期,魏忠贤、阮大铖等阉党猖獗,东林党、复社等进步组织人士坚决与之斗争,前六君子、后七君子等进步人士惨遭杀害,冒辟疆也参加了复社的斗争,逃到扬州史可法处方得保全。后来,他又参加了反清复明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冒辟疆失去了不少志士同仁,他主动担任起抚恤东林党、复社和反清志士遗孤的重任,清顺治十四年(1657),南京开科取士,年近半百的冒辟疆去南京邀约94名亡友子弟,了解他们求学和科考情况,但其中许多人因失去亲人,影响读书,不参加乡试。他就主动让他们到如皋读书。第二年,陈维松、戴本孝、方中德、方中通、谭籍、谭篆、吴孟坚等相继来如皋水绘园读书,冒辟疆不仅管他们衣食住宿,还勤加教诲,诸子弟皆学有所成。冒辟疆慷慨布施,自己最后成了一个穷酸潦倒的卖字翁。

    关于萍水相逢行大义,如皋还一直流传着农民张阿松智救文丞相的故事。文丞相即大名鼎鼎的文天祥。南宋德祜元年,闻元军东下,他在赣州组织义军,保卫南宋首都临安。在元军兵临城下,情况十分危急时,他又以右丞相兼杻密使的身份,被南宋朝廷派往元军营中议和,在元军帐中,他据理力争,痛斥敌人,誓不投降,被拘禁。在押往北方途中,至京口(今镇江)逃脱,从真州(今仪征)境内几经周折,潜至如皋。但是,当时的元军已占领如皋,正在通缉文天祥,情况十分危急。正如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说:“道如皋、海安三百里,北与寇往其闻,无日而非可死”。当潜至如城东南宋家桥时,乡民张阿松得知情况,冒死主动留宿,后闻追兵将至,张阿松让两个儿子和文天祥戴上斗笠,化妆一番,坐船到通州入海,泛海至温州、福州与抗元将领张世杰、陆秀夫会合。文天祥过如皋留下了七题八首诗,他住宿过的地方被称为“丞相原”,并在如城建有丞相祠,以示纪念。今仍有丞相亭。在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同时,如皋人民也为自己的同胞张阿松大智大勇、见义勇为的壮举而骄傲,张阿松临危不惧救助民族英雄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

    三、亲情至爱,呵护有加

    在充满爱心的如皋,人们在广施博爱,行侠仗义的同时,对亲人更是关爱备至。如皋孝文化代代传承。现在,如皋每年的百岁老人保持在250多位,这些百岁老人都是在儿女和亲人的精心呵护和关爱下延年益寿的。

    如皋人对亲人的关爱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皋老人喜欢同子女生活在一起,为满足老人这一心愿,如皋的百岁老人94%以上都同儿孙生活在一起。至今,如皋五世同堂的有300多户,四世同堂的更是不计其数。老人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度幸福晚年。如皋人对父母的爱,不光是在衣食住行上给父母优越的物质享受,而且在精神上尽量让父母愉快。比如,清代孝子钱标林,70岁时还穿着五彩斑澜的服装,跳老莱子戏舞,以愉悦父母身心。当今的中国最佳风采女寿星韩秀芳的儿子、年已70多岁的退休教师饶立明告诉我们,为解老妈妈寂寞,常和母亲拉家常,只要母亲有问,他总是必答,从不厌烦,而且察颜观色,专揀母亲爱听的话说,娘儿俩个经常谈得很开心。据史料记载,有位孝子,家里十分贫穷,买不起蚊帐,一到夏天,蚊虫叮咬,父母亲睡不着觉,孝子十分心痛,只好自己光着膀子睡在父母旁边,让蚊子叮咬自己而少咬父母,这样的爱心、孝心真是天高地厚。孝子卢崇孝,从小就有孝心,7岁时侍父,寒夜必温其溺器。父病守护七天七夜。父逝,家境清贫,母亲有病,逐精心学医。屡活人危,不受重馈,贫者尤力却之。其母体弱,双目失明,他精心照顾十余年。一日,突染重病,生命垂危。卢宗孝悲哀至极,焚香拜佛,求菩萨以己身代母病,同时施以重剂,竟出奇迹。其母病愈,且双目复明。

    在如皋,孝悌至上,亲情挚爱的事例实在太多了,不胜枚举,本文不再赘述。孟懿子问孝,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皋人不仅在父母生前侍奉至孝,死后,同样表现出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和爱心。古镇白蒲有一个挂弓巷和吴孝子庙,记述了孝子吴南甫“纯孝变夷”的故事。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一股倭寇窜到白蒲,乡民纷纷逃避。吴南甫父母去世不久,双亲灵柩仍厝于家中。乡亲劝他逃命要紧,但他坚持不肯,并失声痛哭说:“老人家,有儿在此,请二老不要怕倭寇吧!”第二天,倭寇杀到吴南甫家,见他跪在席上守孝。一个倭寇朝他腿上猛刺一刀,他不但没有倒下,反而从地上站起来。这时,有个倭寇头子感到奇怪,忙叫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倭寇问他为什么这样。吴南甫说:“作为做儿子的能让尸骨未寒的双亲受人鞭挞吗?”那个倭寇头子被吴南甫的孝心感化,说:“我们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讲忠孝节义,你是孝子,我们不杀你。”并拿出他们使用的一张弓,让吴南甫挂在门口,后来倭寇见到挂在门口的弓,就不再进去骚扰。白蒲人为褒扬吴南甫“纯孝变夷”的壮举,将小巷更名为挂弓巷。吴南甫去世后,将其住房改为“吴孝子庙”,人们常去瞻仰祭祀。

    千百年来,如皋人的爱心接力棒代代相传,在充满爱的历史长河中,爱心大使层出不穷,爱的浪花光茫四射。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如皋市长寿研究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87488号-1